一、行情回顧
昨日,滬深兩市漲跌互現。截止收盤,上證綜指收于3582.30點,漲6.88點,漲幅為0.01%;深成指收于11059.04點,跌6.19點,跌幅為0.37%;滬深300收于4119.77點,漲4.70點,漲幅為0.02%;創(chuàng)業(yè)板收于2310.67點,跌7.89點,跌幅為0.01%。兩市成交18646.00億元,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1.50%。大盤股強于小盤股。中證100上漲0.06%,中證500下跌0.27%。
數據來源:Wind,好買基金研究中心,日期2025/7/23
31個申萬一級行業(yè)中有8個行業(yè)上漲。其中,非銀金融、美容護理、家用電器表現居前,漲跌幅分別為1.29%、0.59%、0.58%,機械設備、國防軍工、建筑材料表現居后,漲跌幅分別為-1.29%、-1.60%、-2.27%。滬市有639只個數上漲,占比28.01%,深市有582只個數上漲,占比20.31%。非ST個股中,50只個股漲停,10只個股跌停。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不一,其中,1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。
昨日,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0個百分點。
昨日,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上漲,其中,道指上漲1.14%,標普500上漲0.78%;道瓊斯歐洲50上漲1.23%。亞太主要市場普遍上漲,其中,恒生指數上漲1.62%,日經225指數上漲3.51%。
二、指數漲跌
數據來源:Wind,好買基金研究中心,日期2025/7/23
三、新聞
1、特朗普宣布的對日本關稅顯著低于市場預期
經歷八輪談判后,美日終于達成貿易協(xié)定。據央視新聞,當地時間7月22日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(xié)議:對日關稅稅率為15%及日本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。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直播記者會上稱,日本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,美方將向日本征收15%的關稅,并增加進口美國大米。
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網站上發(fā)文表示:“我們剛剛與日本達成了一項重大協(xié)議,這可能是有史以來規(guī)模最大的協(xié)議。”他在帖子里稱,日本將開放其國家的貿易,包括汽車和卡車,大米和某些其他農產品以及商品,并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,美國將獲得其中90%的利潤。
本次協(xié)議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層面:
1、汽車方面,美國對自日本進口的汽車加征12.5%關稅,較此前25%的水平減半,加上2.5%的基本關稅稅率,合計為15%;
2、鋼鐵、鋁關稅維持現行的50%。
3、在日本現行的大米“最低準入制度”下,增加從美國進口大米的比例,并稱此舉不會犧牲日本農業(yè)。本次日美協(xié)議不包含日本對美國商品降低關稅,包括農產品關稅。
4、特朗普22日還表示,美國將與日本達成另一項關于液化天然氣(LNG)的合作協(xié)議。他透露,日本方面正計劃與美方在阿拉斯加成立一個LNG合資企業(yè)。
5、除關稅稅率降低外,日本還承諾向美國提供高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一攬子計劃。該計劃包括日本政府關聯機構提供的貸款和擔保,旨在幫助日本企業(yè)“在制藥和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建立彈性供應鏈”。
石破茂稱贊該協(xié)議是“對美貿易順差國家中最低的數字”。他表示,日美雙方就通過日本企業(yè)在半導體、鋼鐵、造船、能源、汽車等領域的投資,加強與美方供應鏈合作、保障經濟安全,達成一致。
整體來看,各界普遍認為此次的關稅協(xié)議好于日方預期,這一水平低于投資者此前擔心的25%。美日貿易協(xié)議達成后,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Kazutaka Maeda評論稱:“在15%的關稅稅率下,我預計日本經濟將避免衰退。”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駐悉尼高級經濟學家Kristina Clifton表示,考慮到特朗普此前的單邊關稅威脅,這項協(xié)議對日本來說“比原本可能的結果要好”。
美國汽車制造商表達不滿
不過,針對協(xié)議中將對日本汽車進口關稅稅率降至15%的決定,美國汽車制造商表達強烈反對。
對此,代表三大車企利益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(AAPC)表示,如果日本進口汽車的關稅被降到15%,而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車輛仍維持在25%,這是對美國本土汽車產業(yè)和工人的不利協(xié)議。代表通用汽車、福特和Stellantis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負責人Matt Blunt表示:“對幾乎沒有美國成分的日本進口汽車征收較低關稅,而對美國成分較高的北美制造汽車征收更高關稅,這對美國產業(yè)和汽車工人來說是一份糟糕的協(xié)議。”
官方數據顯示,2024年,美國國進口了超過550億美元的日本汽車及零部件,而日本市場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僅略高于20億美元。據美國汽車研究中心數據,美國這一關稅政策將導致所有美國汽車制造商的成本增加1077億美元,其中,三大汽車制造商斯特蘭蒂斯、通用和福特的成本將增加419億美元。
日本市場的反應:政治變局帶來額外樂觀情緒
美日達成協(xié)議的消息公布后,日元應聲跳水。美元兌日元完全收復稍早跌幅,一度漲0.3%至146.25。日股今日高開高走,截至早盤收盤,日經225指數漲3.2%,東證指數漲3.1%。
汽車股集體走高,其中,豐田汽車股價盤中大漲16%,創(chuàng)1987年以來最大漲幅。日本汽車行業(yè)此前因關稅擔憂"遭到大量做空",周三的消息構成重大利好。馬自達汽車約50%的收入來自北美市場,股價漲幅最為顯著。
與此同時,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大幅上升,短期債券收益率攀升反映市場對央行年內加息預期升溫,長期債券收益率上漲則源于對政府支出增長的擔憂。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漲10個基點至1.6%,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日本4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8個基點至3.455%。
此外,日本現任首相石破茂在周日參議院選舉中慘敗,失去國會兩院多數席位,投資者對其財政政策方向感到擔憂。
美日貿易協(xié)議達成后,媒體稱石破茂計劃在8月底前宣布辭職。分析指出,領導層變更預期緩解了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。石破茂辭職傳言為市場增添樂觀情緒。在周日選舉失利后,投資者對其財政政策方向存在擔憂。市場普遍認為領導層變更將為日本股市帶來積極影響。
但石破茂在22日于東京接受媒體采訪時重申留任意向,并表示此前有關其辭職的媒體報道不屬實,稱日本面臨“國難”,需繼續(xù)執(zhí)政。
特朗普表態(tài)模棱兩可!華爾街開啟“鮑威爾對沖”交易
既“特朗普期權”“特朗普交易”“特朗普總是退縮(TACO)交易”后,隨著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施壓加劇,但相關表態(tài)卻變得更模棱兩可,自相矛盾,華爾街近期又開啟了“鮑威爾對沖”交易。同時,即便遭遇越來越大的壓力,市場預計美聯儲下周仍將跳過降息。、
投資者堅持“鮑威爾對沖”交易
當地時間22日,特朗普公開批評鮑威爾為“傻瓜”,并表示“無論如何,8個月后,他就會走人”。鮑威爾的任期將持續(xù)到2026年5月,而8個月后是2026年3月。特朗普說的這一時間點,再度引發(fā)市場對鮑威爾會否提前離職的猜測。貝森特22日在采訪中談到鮑威爾時表示:“現階段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需要立即離職。若他有意堅持到任期屆滿,我認為理所應當;若他選擇提前離任,我也予以尊重。”貝森特的表態(tài)同樣諱莫如深,令市場無從判斷。
不確定性下,市場能做的向來只有對沖風險。因此,從上周三的預演開始,華爾街就掀起了一股新的交易——鮑威爾對沖交易。上周三,在特朗普可能罷免鮑威爾的頭條新聞和他出面否認之間的一小時,30年期美債收益率攀升至5.07%,創(chuàng)下5月以來新高,與5年期美債的利差也擴大至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。美元兌歐元下跌超過1%,美股暴跌。Citrini Research的分析師吉倫(James van Geelen)當時立即向其約5萬名客戶發(fā)出交易警報,建議買入兩年期美債,賣出10年期美債。背后的理論是,新的美聯儲主席更可能順應特朗普降低利率,從而壓低短期美債收益率,推高長期債務收益率。同時,寬松的貨幣政策,加上市場對央行獨立性喪失的擔憂,可能進一步引發(fā)通脹擔憂,推動長期債務收益率走高。
隨后,特朗普開始了更模棱兩可的表態(tài),長期美債出現了連續(xù)數日的“舒緩式反彈”。但吉倫透露,他并未撤銷對沖交易。他的做法似乎也是市場的普遍選擇。期權交易的變化,更能反映出微妙的投資者情緒。
摩根大通客戶調查指出,截至7月21日的一周內,該行客戶對美國國債的多頭和空頭頭寸均有所增加,中性頭寸比例下降,整體凈多頭倉位略有下降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(CFTC)的數據顯示,截至7月15日當周,資管機構在多個美債期貨合約上的凈多頭倉位減少,尤其是5年期到超長期國債(Ultra Bond)的多個期限產品。Ultra 10年期和普通10年期美債合約的減倉最為明顯。同時,杠桿基金還開始回補10年期美債的空頭倉位,回補規(guī)模相當于利率每變動一個基點,相關頭寸市值就會減少約5600萬美元。
加拿大皇家銀行旗下全球資管公司BlueBay的固收首席投資官道?。∕ark Dowding)稱:“我們此前一直認為,沒有理由解雇美聯儲主席,美聯儲也不受政治干預。但如今,大家清楚地感覺到,這種情況正在發(fā)生變化。”基于此,他建立了看空美元交易和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交易。
美國銀行的美國利率策略師斯威伯(Meghan Swiber)認為,光押注收益率曲線陡峭交易的對沖效果較差,因為美國財政部可能會限制長期債務的發(fā)行,以此限制長期收益率上漲。她建議押注更高的盈虧平衡率,即美國國債和通脹掛鉤債券之間的利差走高,因為這能對沖更“鴿派”美聯儲推高消費者價格的潛在風險。反映投資者通脹預期的10年期美債盈虧平衡率已升至2.42%,接近2月以來最高水平。
一些投資者認為鮑威爾提前離職只是一系列潛在風險中的一個。機構Threadneedle的全球利率策略師哈塞尼(Ed Al Hussainy)稱:“噩夢情境是,美聯儲失去獨立性、關稅帶來巨大通脹效應,以及財政政策在中期選舉前變得更具擴張性同時發(fā)生。”他稱,正在使用期權押注美國利率波動性將從近三年低點飆升。
券商Piper Sandler的全球政策和資產配置主管杜翰(Benson Durham)則提示,大家都在關注美債市場會如何計價鮑威爾提前離職,“但我不會忘記股市”。尤其是,美股近幾個月又屢創(chuàng)新高,本來就較為脆弱。
美聯儲7月仍將跳過降息
種種噪音下,市場下周又將迎來美聯儲7月利率會議,聯儲官員本周已進入緘默期。
美聯儲的基準利率目前在4.3%左右,特朗普認為基準利率應再低大約3個百分點。許多市場人士都認為,如此低的利率會推高通脹,而眼下通脹率仍高于美聯儲2%的目標。鮑威爾也明確表示,在考慮降息前,將會評估新一輪關稅政策對經濟的實際影響。
為此,市場目前預計,即便遭遇壓力,美聯儲7月仍不會降息,但將密切關注會否出現轉向更寬松立場的任何跡象。在貿易方面,下周也將是關鍵的一周,因為8月1日是美國關稅暫緩的最后期限,對于在此之前無法達成貿易協(xié)議的貿易伙伴來說,進口美國的商品關稅可能會大幅提高。
麥格理集團的全球貨幣和利率策略師維茲曼(Thierry Wizman)稱:“顯然,關稅和降息這兩個問題密切相關,因為如果FOMC認為關稅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,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美聯儲可能更傾向于推遲降息,或許推遲到12月。”
雖然預期7月仍不會降息,但許多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降息。先鋒集團(Vanguard)的高級美國經濟學家赫特(Josh Hirt)稱:“美聯儲料將在9月就降息展開辯論,屆時我們很可能看到通脹壓力增強,但美聯儲將不得不容忍更高的通脹。”高盛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梅里克爾(David Mericle)也預計,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超過50%,較此前預測提早了三個月。高盛認為,關稅的影響可能小于預期,且只對價格僅產生一次性影響。因此,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、10月和12月分別降息25個基點。高盛還將終端利率預期從3.5%~3.75%下調至3%~3.25%。